《生活黑客》:以黑客的角度来看待生活

我的理解

前两天收到邮寄的书:《生活黑客》,包装封面颇有新意,你来看看这书衣,它是透明的,并且在不同位置标注着:

  • 本书共有8个章节,版面字数20万,按照正常阅读速度,9小时可以读完
  • 堵头布,精装书书脊上下两端会有这样一条装饰带,我们把他叫堵头布
  • 护封,由保护署的包装纸演变而来

这就是所谓的黑客精神:个人主义+理性+实验性+系统化

少年时期喜欢折腾电脑,所以对于那种穿着卫衣、弓着身子、二半夜不睡觉坐在绿莹莹的电脑屏幕前敲打键盘的黑客,很是崇拜。

但生活黑客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和神秘,你用过番茄工作法吗?只要用过,恭喜你!你已经体验过“生活黑客”的行为了:

  • 个人主义:番茄工作法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专注力
  • 理性: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这是一种有节奏的理性工作方式
  • 实验性:你还可以根据精力设置倒计时,可以15分钟,也可以45分钟,需要通过不断实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 系统化:《番茄工作法图解》这本书里介绍了整个系统

那么《生活黑客》这本书里到底有哪些有趣又有料的黑客行为呢?我跟你分享其中的两个,读完之后你可能会说:“居然还能这么搞?!”

每周工作四小时

生活黑客费里斯倡导“每周工作4小时”(这让996的小伙伴情何以堪),他声称:“人生最大的交易,就是和时间的交易”,那怎么样通过“交易”来实现时间自由、财务自由呢?来看看他提出的D、E、A、L理论:

D表示Definition,也就是定义,我们首先要重新定义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这样才可以勇敢的拒绝自己不想要的生活,释放大量时间,降低自己的欲望。

E表示Elimination,也就是精简,通过高效的时间管理,让每一秒钟都有高质量的产出,我们都知道帕累托法则,80%的产出来自于20%的投入,那么你是不是愿意在工作上投入20%之后,精简剩余80%,转换成健康的那20%?这是我现在正在践行的部分,经营自媒体有些人会很忙,因为要把一个人活成一个团队,写作、视频剪辑、抠图样样都要会,而我则是尽量外包,全部和专业团队合作,我只做最能体现我价值的部分:生产内容,把释放出来的时间,用来打打游戏也挺好?

A表示automation,也就是自动化,指的是让收入自动产生,通过一些方式,建立商业系统,让钱自动到你口袋,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能够产生被动收入的途径有很多,录制网络课程、写书都可以轻松实现,但问题是能否“自动运转”起来,比如说辛苦录制的网络课程没人看怎么办?写出来的书没人买怎么办?但至少我们现在应该有这样的意识,然后再创造机会

L表示Liberation,意思是解放,不管是员工还是老板,逃离办公室,解放自己,实现时间自由,我现在是自由职业者,好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休息,于此同时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工作,我在旅行的时候做过课件,我觉得不存在完全的解放,没有牵绊和约束,自由职业对我来说就是争取到了“说不做就不做”的权利而已

看完上面这四点,你是不是觉得每周工作四小时其实也挺不容易的,成为生活黑客也挺难的,的确是这样,只不过真正的“黑客”宁愿接受这种挑战,也不愿随波逐流、庸庸碌碌

量化自我

刚上班那会我曾经遇到一个问题:我每天一上班就开始遇到各种打扰,一整天都是这样,完全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知道如何解决?

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回答?学会拒绝?保持专注?番茄工作法?

当时我写了三天的时间日志(就是像记账一样记录自己时间的支出),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我根本就不是“一整天都被打扰”,根据日志显示,早晨9-10点之间是最容易被打扰的时间段,下午3-4点之间是最不容易被打扰的时间段,所以只要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到下午那个时间段来处理就好了

这就是用数据量化我们的生活之后,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洞察和改变,因为数据不会说谎,但大脑会欺骗我们自己

再比如说我很久之前看过一篇史丘写的文章:《三个月造就六块腹肌,你也一样可以拥有》,他把每天的运动量记录下来,用excel做成图表,这样能很直观的看到自己体重、运动量的变化,这些量化的数据能给他反馈,我们付出了努力就渴望反馈,否则就会放弃,这是人的正常心理

一些人抱怨运动了好久,体重为什么还没有变化,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努力一定会有反馈,只不过我们不一定能看到和感受到,这时候就要慎重选择反馈点,比如说努力运动的反馈点设置在体重上,就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因为体重变化和运动量并不是直接相关,如果反馈点设置在运动频率、运动能力上,会更容易获得积极反馈,习惯也就容易养成了

几乎每一个生活黑客都是量化自我的高手,他们用手环记录自己的睡眠,用时间日志记录时间开销,用账本记录自己的金钱支出,用软件记录自己的运动量和饮食,为什么要做这些记录呢?因为改变的第一步是“看见”。

生活黑客行为清单

以下是我从《生活黑客》这本书里摘录出来的“生活黑客行为不完全清单”,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其中的一项或两项:

  • 费里斯的晨起仪式,早晨起床之后,铺床、冥想、双脚倒挂(有益于缓解他的背痛)、喝茶、写日记
  • 马克·里特曼的智能家居,家中布满了传感器和控制开关,向Siri发个请求就能控制家里的照明、温度和音乐,戴在手腕上的健康手环发现他醒来,便通知房子打开楼下的暖气和灯,并让水壶在他洗完澡之前把水烧好
  • 约翰·沃克的《黑客节食法》,他创立了AutoCAD公司,同时把人体健康当做电子电路和计算机程序一样研究,最终从97.5公斤健康减重到65.8公斤
  • 戴维·艾伦的43folder和GTD,43folder就是用12个月+31天的文件夹来管理自己的资料和事情,GTD就是用一套“开放式循环系统”来管理自己头脑中的杂事
  • 费里斯的每周工作4小时,把大部分工作任务外包给菲律宾和印度的虚拟助理,并且建造自己的被动收入系统
  • “生活黑客”网站创始人吉娜·特拉帕尼使用3个清单来管理自己的事情,下一步行动清单,项目和将来也许清单,她自己建立一个todo.txt来保存这些事情
  • 压力山德拉·卡务拉克丝,发明了1-3-5规则让事情保持简单,也就是“每天完成1件大事,3件不大不小的事,及5件小事”
  • 泰南的多相睡眠,根据科学家对睡眠的研究,泰南每隔2小时小睡15分钟,坚持了四个半月,每天有21个小时醒着,来代替“每天睡足8小时”
  • 塞西在网站上雇了一位女孩,监督他在电脑屏幕前工作,如果他浪费时间了,就可以吼叫他,甚至可以扇他耳光,塞西还打算推出巴夫洛克手环,如果你违反了自己给自己定的规则,就会遭到电击
  • 温特尝试最大化的激发自身内动力,他同时尝试17项任务,比如3个月完成一本书,学习3000个新汉字、尝试高空跳伞、滑翔板、马拉松跑进4小时,完成“梵文小动物”APP开发
  • 凯文凯利和朋友们创建了“量化自我”的活动和工具,方便大家追踪自己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数据,来“通过数字更好的认识自己”
  • ……

《生活黑客》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大家可以买来一本读读看

结语

我们比自己想象的更有力量,可以任性的改变生活和自己,那到底是什么在阻碍我们这么做呢?我们可以一起思考下

彩蛋

[tip type=”info” display=”inlineBlock”]

附上我的读书总结,评论回复解锁内容

[/tip]
[need_reply]
  • 关于本书
    • 书名:《生活黑客:系统化生存及其反对者》(Hacking Life: Systematized Living and Its Discontents)
    • 作者:美国东北大学传播系的助理教授约瑟夫·里吉尔(Joseph M. Reagle Jr.)
    •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 黑客概念
    • 【黑客思维】
      • 黑客思维是系统思维的升级:黑客破解系统。
    • 【创新阶层】(creative class)”,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跟以前的工人非常不一样。创新阶层的成员包括艺术家、工程师、设计师、教育工作者、演员、游戏娱乐业从业者等等。
      • 创新阶层既然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就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他们不是事事都根据别人的指挥去做,很多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人管束他们,一般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都比较灵活,不太受朝九晚五的限制。创新阶层非常自信,他们无需为上班的衣着打扮担心,他们对行业的认同感超过对自己所在公司的认同感。
      • 你会非常自律,你会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你甚至还会经常质疑自己现在做的事到底值不值得继续做下去。你会琢磨自我管理。
      • 生活黑客,正是创新阶层中最有主意的一群人。
    • 【黑客精神】
      • 第一,个人主义。我自己决定干什么和怎么干,而不是随大流。
      • 第二,理性。理解原理,推崇技术,不急不躁不上情绪,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 第三,实验。真正的黑客都爱折腾,他们不断刺激和试探系统的边界线,探索背后那套规则。
      • 第四,系统。黑客把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体,都看成系统。系统是模块化的,你可以把各个部分拆开再重组。系统是按照算法运行的,你可以理解这个算法。系统是可以优化的……而且是可以破解的。
    • 【黑客流派】
      • 时间管理派、极简主义派、自动化控制派、两性关系派
  • 对待工作
    • 1.“多相睡眠”法 —— 把一天平均分成若干段,比如说分六段,每段四个小时之中,睡 20 或者 30 分钟。这样加起来,你每天只需要睡两到三个小时。
    • 2.“被动收入(passive income)”和“外包(outsource)” —— 你要把工作外包给别人去做,这样你就能享受不用自己动手的被动收入了。
    • 3.提高生产力原则。
      • 第一个原则是提高工作的“意愿”。意愿,就是你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开始*做一件事。意愿,由期望、价值、冲动和延期决定,意愿 =(期望×价值)/(冲动×延期)。加强期望和价值感,减少冲动和延期,你就会有更强的意愿去开始做一件事。
      • 第二个原则是避免干扰。做事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专注,不能三心二意,这就要求你要自己约束自己。
        • 避开干扰。干活之前把手机放到一个未来的你不容易拿到的地方,他到时候看手机的冲动就会下降。 
        • 许诺一个回报。只要做完这件事,未来的你就可以获得一个奖励,比如立即就可以玩电子游戏或者吃块饼干。 
        • 找人来监督未来的你。比如你可以把一笔钱交给朋友,说如果到时候你没完成任务,这钱他就可以当罚款没收。 
    • 4.黑客极致做法:逐渐延长的工作时间段、优先做价值感强和进度可见的工作、用直播工作过程录像的方式寻求监督。
  • 对待物质
    • 1.黑客喜欢工具,因为工具给黑客赋能。黑客认为世界是由各种系统组成的,而我有工具就能应对这些系统,我就可以不受限制 —— 工具让我自由。
    • 2.极简主义就是物品管理中的“要事优先”。要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你既不能受杂事的干扰,也不能受杂物的干扰。 你应该拥有足够少,而又足够好的东西。 
    • 3.现在有人把极简主义演化成了“精要主义”,不再刻意追求东西的多和少。精要主义的精要在于,你不应该接受生活的默认方式,你应该按照自己的设计去生活。代表更主动、更刻意、更有纪律、更系统化的生活方式。
  • 对待身体
    • 1.“量化自我(简称QS,quantify self)”的运动。这个运动认为,想要改善某个东西,你首先得能测量这个东西。比如你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体重、心率、血压这些指标的数据,时不时看看都有哪些变化。
    • 2.“加州意识形态”的三个信仰 —— 
      • 第一,人应该是自由的,不受任何体制的限制。
      • 第二,人可以改善自我,通过个人的进步来实现自由。
      • 第三,改善自我的手段是工具和技术。只要有足够好的工具和技术,我就能提升自我,变得更年轻、更聪明、更健康。 
  • 对待感情
    • 1.“把妹达人”。他们总结了一套有步骤有流程有剧本的“算法”。他们声称不管是什么条件的男人,只要按照这套算法操作,就能找到 —— 而且能找到很多 —— 高分女友。
    • 2.破解夫妻关系系统:“竞拍”体制。比如现在有个倒垃圾的家务活,俩人其实谁都不想干,那谁干呢?竞拍。
  • 生活哲学
    • 1.个人操作系统:
      • 斯多葛哲学一个主要思想是要区分你所能控制和你所不能控制的东西。外界的大多数事情是你不能控制的,那么你应该接受 — 不过分难过也不恐惧,就是简简单单地接受。而你的内心,则是你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控制自己对事情的反应。你永远都有选择权。 区分可控和不可控,做出正确的选择,你需要理性。而为了学会控制内心,你还需要实验:一种是亲身实验。另一种是想象实验。
    • 2.正念冥想:生活黑客们相信,正念冥想能让他们获得内心的平静,不受情绪的打扰,能在有挑战性的环境中保持心态平衡,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 黑客金句
    • *你想要的到底是爱,还是依赖;你对别人到底是关爱,还是可怜;你处事的姿态是平静,还是冷漠?如果你身怀利器,你就需要知道,善恶只有一线之隔。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所谓时间管理,或者是善于交给外部系统,或者是善于交给别人 — 首先你得是“君子”才行……
    • *那些一天到晚励志,以为“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人,其实只会磨刀。
    • *敢冒险,而且有想法,肯定是真精英。
    •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金钱购买时间。有的人需要用冗余的物品保卫自己的时间。
    • *优化的一个代价,是可能会黑化。
    • *所以到底应不应该学习这些方法?当然应该学习 — 但是你学归学,不一定真用。副作用也是知识,不用也是智慧。
    • *冒险者和探索者总是值得尊敬的。
    • *你要优化,就可能会黑化。你量化这里,就会忽略也许更重要的那里。你破解系统,就会得罪系统。你把什么东西当做工具,就得改造甚至简化那个东西。
[/need_reply]

查看更多

湛卢通讯 – lssue #2

重启少年的浪漫 少年曾经有很多想法,后来都一一归于平淡。 言论 一个好的领导(或者产品经理),应该具备五项技能:SQL、Excel、简洁写作、讲故事、区分优先级。 旁边的程序看完之后想说,最好是个女的… 循此苦旅,直抵群星 苹果发布会提前,迫于开发进度,主力开发不惧背刺怒升顶配开肝!Respect!!! 推荐

湛卢通讯 – Issue #1

《湛卢周刊》-> 《湛卢通讯》周刊定义:周刊指的是一星期出版一次的书刊,杂志或文摘。 札记之类的出版物。对于目前的我来说,负担太重,导致实际更新发稿的时候根本不想发布。 今天起,写 Newsletter,写随心所欲的,不受定义的「湛卢通讯」目前是一份自我观察的 Newsletter。 不要给自

想和他做朋友?​

请您带上菊花与¥

Scroll to Top